不棄私心 必廢公事(人民論壇)
日期:2014-07-10
來源:人民日報
近讀開國上將許世友的一段軼事,愈發(fā)深切地感到,身后留什么”是共產(chǎn)黨人黨性政德的一面明鏡。

  近讀開國上將許世友的一段軼事,愈發(fā)深切地感到,“身后留什么”是共產(chǎn)黨人黨性政德的一面明鏡。

  1979年和1980年,許世友兩次給長子許光寄去兩百多元錢做棺材。其中第二封信上說:“去年,我寫信告訴你,讓你做棺材的事,不知怎么樣了,棺材不要做得太好,比一般的老百姓做的棺材要差一些才行,防止人家提意見。做得太好了,老百姓會講話的。”

  一個為革命九死一生的開國元勛,一個為黨的事業(yè)殫精竭慮的人民功臣,連死后做一口棺材都囊中羞澀,兩百多塊錢一次還拿不出來,且不肯比普通百姓多花錢,著實讓一些利欲熏心的貪腐官員蒙羞。從中央重拳查處的貪腐案件來看,常常爆出在家里搜出多少現(xiàn)金的新聞,其數(shù)額之巨令人觸目驚心!人們不禁要問,身為黨的高級干部,吃穿住行醫(yī)樣樣都有保障,留這么多錢到底干什么?

  分析其心理,大致原因有二:給自己留后路,離任后還能繼續(xù)過得舒舒服服、風風光光;給子女鋪道路,讓他們無須辛苦打拼,也可以過上好日子,享受高人一等的生活。但結(jié)果呢?正如南京市原市長季建業(yè)的懺悔——“私念一箭穿心”,不僅毀了自己的政治前途,而且害了家庭和親友,落得身敗名裂、人亡家破。

  “共產(chǎn)黨員和干部應該把謀求特權和私利看成是極大的恥辱?!边@句話不是什么名人名言,而是出自中國共產(chǎn)黨十一屆五中全會通過的《關于黨內(nèi)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》。但是,令人惋惜和痛心的是,少數(shù)黨員干部的黨性沒有隨著黨齡長,官德也沒有隨著官位增,漸漸忘記了官是誰所任,忘記了權為誰所用,喪失了“恥感”,甚至不以為恥反以為榮,在私欲貪欲的泥沼里愈陷愈深,走到了黨和人民的對立面。

  人民記得的,不是誰的官做得有多大,而是到底為他們做了什么。不少黨員干部離任后兩袖清風,離世后沒留任何遺產(chǎn),卻備受百姓尊重、世代心口相傳。福建東山縣原縣委書記谷文昌,當了14年書記,帶領群眾苦干14年,把一個荒島變成了寶島。1981年他病逝后,30多年來,每到清明,當?shù)厝嗣穸家赖焖?,“先祭谷公,后祭祖宗”?/p>

  公私二字,不僅是衡量一名黨員黨性強弱的晴雨表,更是揭示一個政黨興衰成敗的風向標。有人說,國民黨敗在一個私字,共產(chǎn)黨贏在一個公字。因為前者背離了天下為公,后者秉承了立黨為公。誠哉斯言,“抱公絕私”好比群蜂筑巢,“損公肥私”宛如蟻穴潰堤。只為個人家庭謀后路、不為國家民族想出路的螻蟻多了,怎能不掏空千里江堤?只為大眾謀福利,不為自己謀私利的蜜蜂多了,怎能不采得百花成甜蜜?

  朱德總司令臨終前,把康克清和子女叫到身邊:“我們用的東西都是公家的,我死后一律上繳。只有我讀過的馬列和毛主席著作,你們可以拿去學習?!绷_榮桓元帥去世時,拉著妻子的手再三囑咐:“我死了以后,分給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,搬到一般的房子去,不要特殊?!边@樣的細節(jié),值得我們永遠銘記。(伍正華)

責任編輯:張慧磊
在線評論
用戶昵稱:   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    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……
驗證碼:           查看評論
[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]
中國精神文明網(wǎng)網(wǎng)站©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