鄧啟貴,男,羌族,中共黨員,1963年4月生,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(qū)司法局城廂司法所所長。20多年來,鄧啟貴辛勤耕耘在調解一線,在平凡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(yè)績。他創(chuàng)新工作方式,在全市率先成立“鄧啟貴人民調解工作室”,創(chuàng)建了調處矛盾糾紛“四位一體”工作機制,組建“鄧啟貴人民調解專家團隊”。他親自參與成功調解各類矛盾糾紛達1500余件,其中有重大影響的糾紛450余件。曾獲得四川好人、平安中國建設先進個人、四川省首席人民調解員、四川省人民調解專家、人民調解能手等榮譽稱號。
與時俱進 勇于開拓
涪城區(qū)原城北街道轄區(qū)共13個社區(qū),常住人口6萬余人,流動人口10萬余人,矛盾糾紛數量龐大、紛繁復雜。鄧啟貴創(chuàng)新開展法制宣傳、人民調解、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“四位一體”工作機制,極大提升了復雜矛盾糾紛化解成功率。
2017年5月,綿陽市第一支專家型、專業(yè)性調解團隊“鄧啟貴人民調解專家團隊”成立。在鄧啟貴的帶領下,團隊對區(qū)內各類矛盾糾紛進行調查、梳理,對農村土地流轉糾紛、農村集體經濟分配糾紛和城市小區(qū)糾紛等社會影響大、調解難度大的糾紛開展專題研討,并結合具體案例和相關法律法規(guī)進行深度分析,對糾紛的預防和化解提出了具體的方法和途徑,并形成研討報告,為調解員調解同類糾紛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借鑒。
鄧啟貴倡導以社區(qū)居民自治、小區(qū)自治、社會組織自治和重點區(qū)域治理、轄區(qū)環(huán)境綜合治理五項工作推進法治街道建設。所在的城北街道已成為全市街道法治建設的排頭兵。他還創(chuàng)辦“社區(qū)法治論壇”,相繼開展“小區(qū)治理大家談”“遠離非法集資”“如何防詐騙”“婦女權益保護”等專題論壇,每年舉辦各類法治培訓、法治講座10余次。在富臨大都會打造綿陽城區(qū)首個“法治示范小區(qū)”,在臨園路中段社區(qū)打造了“人民調解文化苑”。同時,他還策劃、參與多部法治微電影拍攝工作,讓中國法治精神閃亮國際舞臺。
迎難而上 俯首為民
“人民調解無小事,仁愛之心辦成事”。這是鄧啟貴近20年來從成百上千件調解案件中的感悟,也是他開展調解工作身體力行的準則。
2007年6月,鄧啟貴到城北司法所后,面對某公司拖欠職工補償費近十年的棘手案件,他用了近3個月時間收集資料、查證分析、走訪當事人40多人次,最后弄清拖欠22名職工共計13.05萬元補償費的事實。之后,他積極奔走尋求解決途徑,2008年3月,落實兌現了職工們的補償費。
2016年3月,在解決某大廈因經營公司拒絕支付277位業(yè)主上千萬的租金引發(fā)的糾紛案件中,鄧啟貴帶領調解團隊迎難而上,對涉事公司和業(yè)主進行了50余次耐心溝通協調和法律政策宣講,化解了業(yè)主們多次圍堵公司辦公場地、在大街上拉橫幅、到市政府上訪等過激維權方式,經過多次長時間的艱難調解,雙方最終達成協議,化解糾紛。業(yè)主們?yōu)榱吮磉_感激之情,給鄧啟貴送上“公正無私,勤政為民”的錦旗。
作為一名基層司法行政干警和一名共產黨員,鄧啟貴結合長期工作實踐總結出的“望、聞、問、切”調解法,即在介入糾紛調解工作的過程中,做到對當事人仔細觀察、傾聽述說、詢問走訪、認真分析,確保調解員能迅速找準切入點和選擇合適的方法。他先后編寫《人民調解的方法和技巧》《人民調解知識問答》《城市拆遷糾紛的調解與處置》《怎樣做好人民調解工作》等培訓資料,多次在市、區(qū)、街三級人民調解員培訓會上作專題講座;他致力于弘揚法治精神,人民調解、普法宣傳教育等方面的先進經驗,也在省、市、區(qū)等區(qū)域推廣。
初心不改 矢志不渝
鄧啟貴這位從北川大山深處走出來的羌族漢子,躬身人民調解,一做就是20年。2004年4月,他因公受傷,導致左胸4-8肋骨骨折、腰椎嚴重受傷,落下嚴重后遺癥。但是,他仍繼續(xù)堅守工作一線。
2010年3月,他因嚴重膽結石引起胰腺病變,危及生命,住院治療。而此時,轄區(qū)一企業(yè)員工因調整工作崗位想不通跳樓身亡,引發(fā)群體性事件。剛做完手術出院的他,拖著虛弱的身軀,硬撐著投入事故的處理中,經過連續(xù)13個小時的調解,終于讓當事雙方達成調解協議。事后,鄧啟貴說,“從本能的第一反應就是這件事我必須去,不管是從維護轄區(qū)穩(wěn)定的職能職責講,還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來說,我都應該去做這件事,我覺得我有義不容辭的責任?!?/p>
鄧啟貴擔任人民調解員20余年,指導并親自參與成功調解各類矛盾糾1200余件,其中有重大影響的糾紛300余件,以上門服務、電話咨詢、設點答疑等多形式接受群眾法律咨詢2000余人次;舉辦社區(qū)法治論壇、法律知識專題講座近百場,受教育群眾達數千人……幾十年來,他始終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。(責任編輯:高晟寒 朱鴻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