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志偉,男,1961年1月生,中共黨員,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梧州市糯垌鎮(zhèn)古河村村民。1992年起至今,莫志偉30年如一日,堅持守護好糯垌鎮(zhèn)南干渠這一方百姓的“生命之渠”,為農田用水保駕護航,讓一萬多畝農田得到有效灌溉。
護渠30載 風雨無阻
在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梧州市岑溪市糯垌鎮(zhèn)南干渠渠畔,經常會看到一位扛著鋤頭,皮膚黝黑,鬢發(fā)染霜的老人,他叫莫志偉,是糯垌鎮(zhèn)古河村村民,也是當地的一位守渠人。
糯垌鎮(zhèn)南干渠,從塘坪水庫到古河村,長約12公里,覆蓋黃堂、古蘭、古淡、古河等周邊7個村(社區(qū))的農田用水,每年3—6月、8—10月為用水期,其他時間則為枯水期。1992年起至今的30年來,每天早上6點開始,莫志偉不管刮風下雨,鐵打不動必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去巡走流經村中的南干渠,然后才回家操持自己的農活。
在春耕夏耘這兩個用水時期的前后,莫志偉會帶領村民積極投工投勞,從塘坪水庫開始,清理、修補主渠道,讓雜草叢生的南干渠煥然一新。水流將順著水渠,澆灌到糯垌鎮(zhèn)7個村的一萬多畝的農田里。遇到天氣干旱時節(jié),水量比較小,大家每天都眼巴巴都等著水,莫志偉會反復巡走,協調7個大出水口和20多個出水口的用水量,常常一天下來,累得腰酸背痛,汗流浹背,但他卻不覺疲憊。
盡責守初心 甘于奉獻
每年清理修補渠道,意味著渠堤內坡、堤頂、外坡下去1米處的雜草、雜木等都必須全部清除,這也是他最辛苦的工作之一。除了勞動強度大,在清除雜草雜木的過程中也會經常遇到毒蛇、小蟲、野山蜂等“不速之客”,有一次,他就被蜇成一個“大面包”,但到了第二天,他又一如往常上渠了。30年來,累計超過10萬多公里的巡渠道路上,處處都有著莫志偉的足跡。泥土突然變得濕潤、滲漏點由清變濁、滲出水流異常增大、堤壩出現蟻群……這些都是危險信號,莫志偉都一一處理,或及時匯報相關部門,以確保消除險情。在對南干渠的管護上,莫志偉的無私奉獻,讓他贏得了附近村民的信任,大家都會親切地喊他一聲“莫叔”,遇到修水渠的事情,只要他一吆喝,大家都會自發(fā)前來幫忙。
2021年,莫志偉從村主任的崗位上退了下來,他的孩子見他每天如此辛苦,勸他不要再做護渠人。年紀大了,腿腳也沒有年輕時方便,但莫志偉還是堅持繼續(xù)護渠。作為一名黨員,他表示,要起到黨員帶頭作用,只要大家還需要他,他就做到做不動為止,用自己的實際行動,服務好群眾,守護好一方百姓的“生命之渠”。(責任編輯:劉朝靈 楊立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