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輕干部應珍惜“墩苗”機遇期
發(fā)表時間:2014-07-24   來源:光明日報

  日前,劉云山同志在全國優(yōu)秀年輕干部培養(yǎng)選拔工作座談會上提到:“實踐是培養(yǎng)干部的有效途徑,要強化實踐導向,堅持必要臺階、遞進式歷練,讓年輕干部多‘墩墩苗’?!?/p>

  “墩苗”是我國農(nóng)民在長期的生產(chǎn)實踐中創(chuàng)造出來的一種巧妙的苗期管理措施,其作用在于“鍛煉”幼苗,促使植株生長健壯,提高后期抗逆、抗倒伏能力,協(xié)調(diào)營養(yǎng)生長和生殖生長。正如莊稼不墩苗,難有好收成一樣,年輕干部的“墩苗”期也不可或缺。

  對于年輕干部來說,要想從小幼苗長成參天大樹,成為黨和國家的棟梁之材,就得經(jīng)歷風霜雨雪的洗禮,努力開拓成長的空間。干部的成長有著自身規(guī)律,每一位黨和國家的中高層領導干部,他們從參加工作到走向成熟,也都需要經(jīng)過必要的臺階、遞進式的歷練和基層的培養(yǎng),這就是干部寶貴的“墩苗”期。年輕人讀完大學,乃至碩士、博士,也只是對一些專業(yè)領域的知識和技能有相應的了解和掌握,而要有大的作為,一方面需要繼續(xù)教育和終身學習,另一方面就是要深深扎根于實踐,在適合自己的崗位上穩(wěn)定生長若干年,真正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。

  楊善洲退休后一心扎根大亮山,義務植樹造林,一干就是22年。他有一句口頭禪是這么說的,“共產(chǎn)黨員不要躲在機關里做盆景,要到人民群眾中去當雪松?!边@對年輕干部的自我歷練同樣意義深重。年輕干部要成長進步,就不能只待在機關里“做盆景”,必須邁開腳步深入基層、深入群眾,經(jīng)常走進田間地頭,走進百姓心坎,善于觀察、善于發(fā)現(xiàn),做到社情民意了然于心,基層情況心中有數(shù)。干部只有年輕時多“墩墩苗”,吸取土壤中豐富的營養(yǎng),練好堅實的基本功,才能在成才的道路上越走越坦蕩。

  對于黨和國家的人才培養(yǎng)大計來說,“墩苗”更是長久之策。北宋司馬光在《迂書》中有一個這樣的比喻:樹木如果只種植了一年便砍伐,所得之材只能充作薪柴;若三年砍伐,所得的可用來做木桶;若五年砍伐,可做楹柱;若十年才砍伐,可用來做棟梁。人才成長需要流動,但是若流動過頻,也不利于人才成長,特別是對那些走出校門不久的青年學子,在基層實踐崗位上更需要有一段相對的穩(wěn)定期。這是人生“墩苗期”,也是人生機遇期。如果能讓他們干熟悉且擅長的工作,使其沿著一定的發(fā)展軌跡生長,不人為地打斷其生長歷程,則是對人才的有效栽培?!岸彰纭睉摮蔀楦刹咳瞬排囵B(yǎng)選拔的良好機制。

  與“墩苗”相反,現(xiàn)在有些個人、單位,熱衷于“鍍金”,好“火箭式提拔”。究其原因,都是忽略了人才培養(yǎng)的規(guī)律,脫離了群眾路線。人若浮萍必定不利于工作能力的鍛煉,揠苗助長更是可能傷害了年輕干部人才。凡此種種,都是大忌,在干部培養(yǎng)選拔工作中必須避免。(曹華飛)

責任編輯:桑小婷